化石講場-Fossils Board » [恐龍新聞 Dinosaur News] » 中國山東發現新種鴨嘴龍類恐龍化石

頁: [1]

fossilshk2017-9-11 08:47 PM
中國山東發現新種鴨嘴龍類恐龍化石

[img]http://www.fossilshk.com/forum_image/f3160.jpg[/img]
楊氏萊陽龍[i]Laiyangosaurus youngi[/i]生態復原圖(趙闖繪)

  近十年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員團隊與山東萊陽市政府合作,在萊陽進行了連續的野外科學考察,在萊陽南郊的呂格莊鎮金崗口村附近的1、2號地點上白堊統王氏群地層進行了大規模發掘,目前在2號地點已發現5層連續分佈的恐龍等脊椎動物化石富集層,搶救性採集了大量以恐龍為主的脊椎動物化石,取得一些重要發現和研究進展,比如新材料的發現和對青島龍頭飾的再研究等。汪筱林及其博士研究生張嘉良等對部分鴨嘴龍類頭骨新材料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記述和對比研究,命名了屬於鴨嘴龍科櫛龍亞科一新屬種——楊氏萊陽龍([i]Laiyangosaurus youngi[/i]),種名獻給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奠基人楊鐘健院士,以紀念楊鐘健誕辰120周年及他對萊陽恐龍化石研究的重要貢獻。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線上發表在《巴西科學院院刊》(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ências)上。

  萊陽位於我國山東半島的中部,是我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最早發現恐龍、恐龍蛋、翼龍、昆蟲和植物等化石的地方,也是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誕生的地方,在我國恐龍等化石研究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萊陽的白堊系地層完整連續,賦存三個重要的白堊紀動物群,即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晚白堊世萊陽鴨嘴龍動物群和萊陽恐龍蛋化石群。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萊陽經歷了三次重要的化石發現。1923年,譚錫疇首先報導了萊陽白堊系地層中發現的恐龍、魚類、昆蟲和植物等化石,同時葛利普研究了其中的昆蟲和魚類化石,周贊衡研究了其中的植物化石,瑞典古生物學家維曼研究了其中的恐龍化石,將其歸於鴨嘴龍類,命名為中國譚氏龍(Tanius sinensis Wiman, 1929)。1951年,楊鐘健和劉東生等在萊陽進行了較大規模考察與發掘,在金崗口村西溝(現1號地點)發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並研究命名了著名的具頭飾的鴨嘴龍類——棘鼻青島龍(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 Young,1958),以及金剛口譚氏龍、破碎金剛口龍等大量恐龍和恐龍蛋化石,同時還首次報導了萊陽發現的翼龍化石。此後,萊陽也有一些零星的恐龍如紅土崖小腫頭龍和恐龍蛋化石被發現,趙資奎還主要依據萊陽恐龍蛋化石的研究,提出了恐龍蛋分類命名系統。從2008 年開始至今,汪筱林率領的萊陽聯合科考隊,對萊陽白堊系地層萊陽群、青山群和王氏群進行了詳細而全面的考察,發現了數十個化石新地點和新層位,而且發現了十分罕見的平原恐龍峽谷群。同時,在金崗口的兩個化石地點進行大規模發掘及化石和遺址保護等工作。目前,這裏已經建立了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及其古生物博物館和兩座恐龍遺址館,成為國家重點保護化石產地和古脊椎所科研科普基地等。

  研究者通過對楊氏萊陽龍的化石形態學和系統學研究認為,楊氏萊陽龍區別于譚氏龍代表的鴨嘴龍超科基幹類群成員,具有進步的鴨嘴龍科的特徵;同時,楊氏萊陽龍又不同于以青島龍為代表的具有頭飾的賴氏龍亞科成員,而具有明顯的櫛龍亞科特徵。此外,楊氏萊陽龍還具有一些區別于其他櫛龍亞科成員的特徵,如鼻骨背緣平直,外側有一窄脊;上頜骨齒主脊偏後;上隅骨後關節骨突向外側彎轉;眼眶寬于下顳顬孔等。楊氏萊陽龍的發現不但豐富了萊陽鴨嘴龍動物群的組成,也為進一步討論鴨嘴龍類恐龍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此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和萊陽市政府合作項目等的資助。

[img]http://www.fossilshk.com/forum_image/f3161.jpg[/img]
楊氏萊陽龍上頜骨(張嘉良、汪筱林供圖)
  
[img]http://www.fossilshk.com/forum_image/f3162.jpg[/img]
楊氏萊陽龍下頜骨(張嘉良、汪筱林供圖)
  

fossilshk2017-9-11 09:05 PM
研究論文下載



查看完整版本: 中國山東發現新種鴨嘴龍類恐龍化石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4396 second(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