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講場-Fossils Board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RSS 訂閱當前論壇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標題: 恐龍滅亡之謎會!!  
 
Elson
[三葉蟲] 註冊會員
Rank: 2



UID 3357
精華 0
積分 52
帖子 42
閱讀權限 30
註冊 2008-4-16
狀態 離線
[廣告]:
恐龍滅亡之謎會!!

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結束之中生代的爬蟲類。恐龍在晚白堊紀突然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

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

關於恐龍絕種的原因,自古以來即眾說紛云。讓我們來談談12種最為人所知的說法!這種說法是最為人







1.隕石碰撞說:

距今六千五百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曾撞擊地球,使得君臨地球長達一億數千萬年的恐龍絕種。此理論是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路易.阿爾巴列斯博士等四位科學家所提出的。

這一顆巨大的隕石,直徑大約十公里。因撞擊而造成的火山口地形,直徑達兩百公里。因撞擊而產生的能量,若換算成黃色火藥,則相當於一百萬億噸(megaton)。粉塵經由大氣層擴散至成層圈。導致地球持續了數個月的黑暗狀態。在這段期間中,以恐龍為首的許多生物都因之而絕種。可是隕石會形成大量的

 



2.彗星碰撞說:

『彗星碰撞說』是以古生物學者─大衛.勞普以及約翰.塞普柯斯基發表的「古生物的絕種是每兩千六百萬年發生一次」論點為開端而產生的。路易.阿爾巴勒茲將這個論點及自己的理論送給天體物理學者─查理.謬拉,後來謬拉就認為是由於太陽的半星復仇女神星的引力,週期性地把彗星推向地球的緣故。

 



3.造山運動說: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乾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後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草食性恐龍滅絕,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此一滅絕過程,持續了1,000─2,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終至在地球上絕跡。

 



4.氣候變動說:

由於大陸移動的結果,海流產生改變,更引起氣候巨幅的改變。嚴寒的氣候使植物死亡,食物缺乏而導致了恐龍的滅亡。

 



5.火山噴火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火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但這只是地區性的問題,不能完全。

 



6.海洋潮退說:

根據巴克的說法,海洋潮退,陸地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歐洲這種島嶼大陸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

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以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問題。但這也只是地區性的問題,不能完全。

 



7.溫血動物說:

有些人認為恐龍是溫血性動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的寒冷天候而導致無法存活。因為即使恐龍是溫血性,體溫仍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獺的體溫差不多,而要維持這樣的體溫,也只能生存在熱帶氣候區。同時恐龍的呼吸器官並不完善,不能充分補給氧,而牠們又沒有厚毛避免體溫喪失,卻容易從其長尾和長腳上喪失大量熱量。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如果體溫降到一定的範圍之下,就要消耗體能以提高體溫,身體也就很快地變得虛弱。牠們過於龐大的體驅,不能進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續幾天,可能就會因為耗盡體力而遭到凍死的命運。

 



8.自相殘殺說:

有人認為造成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是自相殘殺的結果─肉食性恐龍以草食恐龍為食,肉食恐龍增加,草食恐龍自然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消失,肉食恐龍因無肉可食,就自相殘殺,最後終於同歸於盡。

 



9.壓迫學說:

恐龍的數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況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龍的滅絕,接著靠食用草食性恐龍為生的肉食性恐龍也因為食物的不足而跟著死亡。

何以恐龍會在歷經了長達約兩億年的生態平衡之後突然增加,為此學說成立的重要關鍵,也直接地造成了許多學者對恐龍異常增產的原因檢討。

 



10.哺乳類犯人說:

在中生代後半,已有哺乳類的祖先生存。根據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哺乳類體型甚小,數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堊紀的後期,數量才開始急速增加。推測牠們屬於以昆蟲等為主食的雜食性,這些小型哺乳類發現恐龍的卵之後,即不斷取而食之。

真的是如此嗎?如果哺乳類戰勝了恐龍,那麼隨著哺乳類化石的增加,恐龍的化石應逐漸減少才對,但事實上並沒有出現這種化石交替的現象。

哺乳類化石真正的增加,是在恐龍的時代終了之後。而且,恐龍的化石是在突然之間消失。因此,恐龍被哺乳類消滅之說是不能成立的。

 



11.種的老化說:

認為恐龍由於繁榮期間長達一億數千萬年,使得肉體過於巨體化。而且,角和其他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終於導致絕種。

恐龍中最具代表性的雷龍,體長二十五公尺,體重達三十噸,由於體型過於龐大,使動作遲鈍而喪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龍等則因不斷巨大化的三隻角以及保護頭部的骨骼等部位異常發達,反而走向自滅之途。

不過,並非所有的恐龍體型都如此龐大,也有體長僅一公尺左右的小恐龍。另外,也有骨骼像鹿一般,能夠輕快奔跑的恐龍。但為什麼這種恐龍也同時絕種了呢?

而且,異常發達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動物體內,推測能夠吸收外界的溫度,也能放出體內的熱,以調節身體的溫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

由此可知,恐龍曾生存於很長的期間內,因此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有不少人對於恐龍因種的老化而絕種的說法表示懷疑。

 



12.生物鹼學說:

這種學說認為恐龍所生存的最後時期─亦即白堊紀,開始出現顯花植物,其中某些種類含有有毒的生物鹼,恐龍因大量攝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為,哺乳類能夠藉味覺和嗅覺來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龍卻沒有這種能力。

不過,含有生物鹼的植物並非突然出現於白堊紀後期,在恐龍絕種的五百萬年前已經可以見到。此學說未說明何以恐龍在這段期間內仍能生存。



至於那一個才是最好的說法,全憑各人的想法,並沒有一定的對與錯,畢竟恐龍滅亡之謎還沒有真正解開呀!但現在最多人認同的說法是隕石碰撞說和彗星碰撞說。在1991年發現了一個隕石坑,相信可能是6500萬年前的那一個,可是它的直徑是180~300km間,相差太大了。也許將來恐龍滅亡之謎會 你解開!!!
2008-4-19 11:23 AM#1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達爾文 (香港版)
[哺乳類] 金牌會員
Rank: 5Rank: 5


VIP勳章   研究員勳章   貢獻勳章   演講勳章   榮譽勳章   出席勳章  
UID 12
精華 1
積分 1372
帖子 1084
閱讀權限 90
註冊 2006-8-1
狀態 離線
[廣告]:
我還以為有個類似歌謎會的東西



有進化的
2008-4-19 01:21 PM#2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Elson
[三葉蟲] 註冊會員
Rank: 2



UID 3357
精華 0
積分 52
帖子 42
閱讀權限 30
註冊 2008-4-16
狀態 離線
[廣告]:


QUOTE:
原帖由 達爾文 於 2008-4-19 01:21 PM 發表
我還以為有個類似歌謎會的東西
唔好意思呀,令你誤會!
2008-4-19 06:39 PM#3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Franco仔 (震旦紀)
[哺乳類] 金牌會員
Rank: 5Rank: 5


貢獻勳章   演講勳章   出席勳章  
UID 2290
精華 0
積分 1761
帖子 1735
閱讀權限 90
註冊 2007-6-27
來自 香港
狀態 離線
[廣告]:
恐龍滅絕之謎

1.跟小行星或其他的天体雙撞

2. 因為便秘而死

3.因為大氣的組成變化窒息而死

4.被超新星爆炸的放射能照射而死

5.太暘的昇常活動

6.因為地殼運動所產生的火山大爆發

7.因小行星或巨大彗星撞擊地球

8.恐龍放屁致滅絕

9.蜜蜂琥珀挑戰恐龍滅絕說
最新古生物研究證據顯示,小小的熱帶蜜蜂在65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大浩劫中幸免於難。
當今古生物研究界基本認同的一點是,大約6500萬年前,也就是白堊紀末期,一顆隕星撞擊地球,激起的塵埃遮天蔽日,徹底改變地表氣候。其後果之一就是統治地球2億多年的恐龍物種滅絕。 古生物研究證據顯示,物種大滅絕幾乎同期被包容在琥珀之內的蜜蜂,從基因上看,幾乎與現代蜜蜂相差無幾。 這項新發現是科學家們在美國地裡理協會2004年會上公布的。專家們說,被認為導致地表物種大滅絕的隕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時刻正好處於地質學中白堊紀與第三紀交界的時刻。

10.大滅絕說受到挑戰
在目前佔主導地位的進化學說中,科學家們根據發掘出來的化石判斷,在白堊紀末期,超過8成的地表生物與恐龍一起銷聲匿跡。 根據大滅絕學說,隕星墜地造成了全球地表溫度驟降,以至於絕大多數植被滅絕,從而引發包括恐龍在內的高等物種滅絕。不過如果最新有關蜜蜂得以幸免的發現成立的話,至少那麼大滅絕學說將部分面臨挑戰。 依靠植物授粉成活的蜜蜂如果能夠在大滅絕期存活下來,至少說明地表溫度下降程度可能沒有目前學說中那樣劇烈。現代蜜蜂一般得以繁殖存活的最佳溫度在攝氏31度到34度之間。過低的溫度使得蜜蜂停止采粉、覓食和交配行為。最受蜜蜂喜愛的是多糖蕊的熱帶大花植物。

11.對氣溫變化極為敏感
據美國新奧爾良州立大學研究員科其塞(Jacqueline Kozisek)說,根據南極冰凍層白堊紀樣品研究,所謂"墜星嚴冬"至少使得地表平均溫度下降7-12攝氏度。而目前生物學研學結論是,蜜蜂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最多可以承受的驟變幅度是2-7個攝氏度。科其塞指出,如果現代蜜蜂與白堊紀密封基因基本相同(同源同種),那麼運行墜地、氣候驟變的理論中必然存在一些無法解釋或邏輯不同的東西。

12.疑因昆蟲播瘟疫
恐龍絕種 疑因昆蟲播瘟疫對於恐龍絕種的原因,科學家一直意見紛紜,最普遍的說法是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    撞擊地球導致生態大滅絕。但美國    俄勒岡州立大學古生物學家教授喬治.波恩納和妻子羅伯特合著新書,提出一個新理論﹕蚊子的先祖傳播病毒,引發瘟疫,造成恐龍滅亡。波恩納夫婦的研究從白堊紀時代的琥珀昆蟲標本入手。他們在一隻保存在琥珀中的白堊紀昆蟲內臟中,發現了能夠引發利什曼病(由沙蠅叮咬傳播)的病毒,而在另一隻白堊紀叮咬昆蟲體內,他們亦發現能夠引發瘧疾的病原體;他們還在恐龍的糞便中發現昆蟲留下的寄生微生物痕舻。波恩納夫婦指出,白堊紀時代帶病菌的昆蟲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因,牠們身上至少部分病原體感染了爬行類動物,連串的瘟疫擴散令恐龍數目遞減。
昆蟲改變生態 植物糧食大減波恩納夫婦還相信,昆蟲改變了地球生態,如協助開花植物傳播花粉,令恐龍賴以生存的蕨類、蘇鐵及裸子植物(Gymnospermae)等大幅減少,導致草食性恐龍逐漸減少。他們表示,這理論解釋了為何恐龍的滅絕過程長達百萬年。


最有力的是第7項---因小行星或巨大彗星撞擊地球,因為在恐龍滅絕的白堊紀末期的地層裏面,發現的[銥]元素,比其他層多出了百倍,[銥] 是一种隕石物質,沒有完全燃燒的隕石中才有大量的[銥]元素.而且幾乎不存在於地上.而且在地球上的地上找到個巨大的隕石坑,所以我認為是因小行星或巨大彗星撞擊地球而令恐龍滅絕的。

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小行星碎片來自那裡???
1.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小行星碎片來自那裡???由美國及捷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隊伍指出,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恐龍滅絕,與一億六千萬年前一次太陽系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碰撞有莫大關連。科學家用電腦模擬後發現,一顆直徑一百七十公里的小行星曾經兒一顆較小的小行星碰撞,碎片四散,其中一塊撞落月球,另外一塊最後撞落地球,造成衝擊,最後導致恐龍絕種。

2. 幾個方面的證據都表明,在過去1億年里,撞擊月球和地球大氣層的直徑在一公里大小的天體的長期平均撞擊流量增加了兩倍以上。Bottke等人通過數值模擬發現,這一增加很可能是由小行星Baptistina的母天體的災難性解體觸發的,該天體是在距今大約1.60億年前在主小行星帶內側解體的。解體後所產生的碎片進入了它們有可能撞擊陸地行星的軌道。這一“小行星雨”是Chixulub小行星最有可能的來源,後者撞擊了地球,造成了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至第三紀物種大滅絕事件




我愛活化石!
2008-4-20 01:35 AM#4
查看資料  訪問主頁  發短消息  Yahoo!  頂部
 
hilinda
[藻類]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4025
精華 0
積分 13
帖子 13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9-4-22
狀態 離線
[廣告]:
好詳細,多謝分享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6-4 01:16 PM#5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支持化石講場客戶廣告, 謝謝!}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938 second(s), 8 queries

所有時間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4-20 02:06 AM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恐龍@化石工作室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