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講場-Fossils Board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RSS 訂閱當前論壇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標題: 中國戈壁灘現恐龍群葬墓:佈滿恐龍遺骸  
 
ok
[魚類]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演講勳章   傑出會員勳章   出席勳章  
UID 3140
精華 0
積分 277
帖子 207
閱讀權限 50
註冊 2007-12-29
來自 香港
狀態 離線
[廣告]:
中國戈壁灘現恐龍群葬墓:佈滿恐龍遺骸

 我們正身處一個巨大的群葬坑中,四處佈滿恐龍的遺骸。“又一副骨架,頭骨完好無損!”我衝著我的隊友們大喊。內蒙古西部戈壁荒漠四月的一個清晨,陽光漸漸驅散了寒意,我們的化石尋找之旅剛剛進入第十五天,這一天將成為我們這支中美聯合恐龍探險隊系列征程的起點。

  我們在這裡發現了一批震驚世人的恐龍化石,它們屬於同一個族群,而且全部是1到7歲的年輕恐龍,是我見過的單一類型恐龍化石最豐富的礦藏。這種長相酷似鴕鳥的恐龍註定將成為恐龍世界中最為人熟知的種類之一。古生物學寶藏發現之迅速,實在超乎任何人的預料。

  我第一次來內蒙古是在1984年,那是外國人可以自由旅行的第一年。當時,我坐著燒煤的蒸汽火車來到呼和浩特。在它的西邊,著名的絲綢之路將蒙古高原與中亞腹地連在一起,而恐龍時代的岩石則分列兩側鋪展開來,足有數百里之遙。回到北京後我找到中國著名的恐龍專家趙喜進教授,商量探索內蒙古戈壁。

  差不多16年後,也就是2000年,時機來了。趙教授和我再次來到呼和浩特,龍昊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所長、地質學家譚琳很快與我們達成共識,商定了一份多年合作協議,組成了中美聯合恐龍探險隊。2001年4月中旬,來自美國、法國、中國和蒙古國的16位探險家齊聚呼和浩特,決定沿黃河進入戈壁,尋找恐龍化石。

  我們的第一個營地駐紮在蘇紅圖附近。每天大家都熱情高漲,“不放過一塊石頭”成了我們的工作格言。我們首先在一處矮石層下面找到了一個三趾腳印。它最有可能屬於似鳥龍家族,也就是一種形似鳥類的恐龍。從一張印刷于25年前的中國地質圖來看,營地附近的區域屬晚白堊紀,距今已有9000萬年曆史。之後,我們在腳印的周邊又找到了一些碎小的恐龍骨骼,與戈壁較早的發現類似。其中有一隻有頸盾的植食性恐龍(類似原角龍)的顎骨和四肢,還有它的天敵、一隻迅猛龍大小的肉食性恐龍(頗似蜥鳥龍)的脊椎和前爪。

  真正的寶藏藏在一個寬闊的山谷裏。最吸引人的是一處由成層的紅色和藍色岩石構成的立面石墻,一些體型較小的恐龍腿骨橫七豎八地支楞著。這不是一面自然形成的岩壁,而是一個採石場的背壁,是人用鑿子和鋤頭挖出來的。有人搶在我們前頭了。他們是誰?誰會把挖到一半的化石丟棄不顧?

  譚所長介紹,這個地方最早于1978年被一位地質學家、也是他早年的同班同學勘畫地圖時發現。他指引我們看地質圖上的一個小骨頭標記。就是借助這張地圖,譚所長曾在4年前、也就是1997年,帶領一支中日蒙聯合探險隊來到這裡。由於時間有限,資源不足,他們收集到一些恐龍骸骨後就草草停工,未能完成挖掘。

  我的背包裏裝著一篇日本青年古生物學家小林快次1999年與同事合作撰寫的關於戈壁新發現似鳥龍的論文,此刻我意識到論文依據的正是眼前這片挖掘場的成果。論文中提到化石保存極為精緻,甚至恐龍胃石也完好無損。但他們未能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這麼小的一塊區域內恐龍化石如此密集?此後,在2003年,小林將此種恐龍命名為董氏中華似鳥龍。

  若單一物種的多個個體遺骸在同一地點被發現,關鍵問題是:這是自然形成的嗎?換句話說,它們是一個家族或種群、如平日那樣聚在一起、突遭大難而死的嗎?以這個標準衡量,大多數單一物種屍骨堆並非自然形成。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在一段長短不定的時間內,多個個體在水源附近死亡,或是被洪水衝到這裡。

  如果我們很快就把剩下的恐龍化石裝袋,那麼這個故事最精彩的部分——這些恐龍究竟是怎麼死的——也就永遠無從得知了。我們必須把這個挖掘場視為犯罪現場,而不是古生物學家的戰利品倉庫。死亡方式多種多樣,但一般不會在化石上留下痕跡。死亡的原因、場景和時間,要靠骸骨的位置、是否有牙印或斷骨,還有死亡前後及過程中間沉積物的性質來推測。此刻我們都無比興奮。如果能證明這群恐龍的死因,準確無誤不留疑點,那將是恐龍研究界的一個重大突破。如果是因某種未知災難驟然死亡,那它們就能代表某個自然種群。如果是自然種群,那它們聚在這個地方做什麼呢?

  山體上的挖掘面越來越深,恐龍骸骨一個接一個顯露出來。我們中有一些隊友專門研究岩壁表面,認真收集樣本,為葬坑周邊的岩石情況做詳細記錄。大家很快取得共識:9000萬年前這群恐龍的罹難地是一處古老湖泊的岸邊。這個環境可以解釋構成岩壁薄層的細泥和淤沙。一些泥沙填充的孔洞是乾燥期的表徵。與此對照,在部分骸骨兩側發現的小平貝殼是一種貝甲目的淡水生物,被上漲的湖水沖刷至此。總而言之,骸骨四週的岩石表明這裡是相對乾燥的環境中一個水面漲漲落落的湖邊。

  隨著挖掘的進行,我們不斷在猜想試圖復原那一幕死亡場景。它們會是淹死的嗎?考察隊員加布麗爾·里昂的想法是:“它們可能陷在泥裏了。”她一邊說著,一邊正用一種珠寶匠用的那種針為一隻恐龍死亡時緊攥的腳趾勾勒輪廓。加布麗爾的現場挖掘經驗豐富,但她是位教師,而非古生物學家。沒錯,一些現代動物,比如牛,有時也會因深陷泥潭而喪命。我們隊中有一位專門研究死亡及死亡過程的古生物埋葬學專家戴維·瓦裏基奧,據他的說法,甚至有整群的有蹄動物——如野馬——死於沼澤的案例,只不過極其罕見罷了。或者,眼前這幾十副似鳥龍骸骨是被洪水衝來的?

  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很快,線索越積越多。戴維在骸骨岩層附近的崖面上發現了V形痕跡,泥層仿佛是被某種細物(如恐龍腳趾)拉著向下塌陷。這會是泥潭死亡之舞的證據嗎?

  恐龍骸骨也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線索。通常,骸骨會散落在一個平面上,掩埋的沉積土不過幾釐米厚。而當我們從主化石岩層挖出泥石時,發現幾隻恐龍的後腿深陷泥中。一些保存相當完整的骨架,獨獨缺少髖骨,看上去,這些恐龍像是死後又淪為食腐者的美餐。骨化石周圍的泥土呈藍色,似乎是恐龍身體腐爛使旁邊土壤的化學性質發生了變化。加布麗爾推測的死因,看來越來越像是真實的一幕。另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也在群葬坑分佈圖上顯露出來——所有骨架的朝向幾乎完全一致。看來,在死亡的一瞬間,它們正朝著東南方向行進。

  似鳥龍挖掘場是一塊向下傾斜的山岩,每推進一釐米,難度就增加一分。巨型推土機的使用最終為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推土鏟一層一層地削平山頂,我們則緊隨其後,仔細尋找。四天后,整座小山被夷平。我們在這個11平方米的挖掘場的50個小方格中共找到13副似鳥龍骸骨,算上此前的成果,這個群葬坑共出土25副骸骨,平均每平方米就有兩副。


圖片附件: trex3.jpg (2009-5-21 06:20 PM, 6.65 K)



圖片附件: trex4.jpg (2009-5-21 06:20 PM, 9.95 K)

2009-5-21 06:20 PM#1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Yahoo!  頂部
 
leo52013 (鳴門)
[藻類]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4064
精華 0
積分 19
帖子 17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9-5-19
狀態 離線
[廣告]:
hi

2009-5-21 06:21 PM#2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Yahoo!  頂部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支持化石講場客戶廣告, 謝謝!}


{香港首個古生物化石網站 - 化石專賣/籌辦展覽/教育推廣/復原工作}
恐龍@化石工作室 Dinosaur @ Fossil Lab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070 second(s), 8 queries

所有時間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4-19 08:34 AM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恐龍@化石工作室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