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自譯] 恐龍.全球總觀 [update:中生代的生命 #35] [打印本頁]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8-1-24 09:16 PM     標題: [自譯] 恐龍.全球總觀 [update:中生代的生命 #35]

前言

DINOSAUR.A GLOBAL VIEW (S&S CZERKAS)是我小學時代買下的恐龍書籍,但當時其實只為那些超級漂亮的插圖而買,從沒有考慮過認真的閱讀它。最近因為升上中六後,有感自己英文太弱,需要惡補。於是,除了去補習外,亦找了時間去看英文書。在某一天,突然有衝動想把它拿出來讀,甚至譯成中文。好東西當然不要自己收著,加上我是「孔雀」(就是九型人格中喜歡表現自己的大白爛),就決定拿出來公開公開。我也說了我的英文爛死了,所以很多地方也會譯得不太夠完善,就敬請各位見諒見諒吶!話說在前頭,我可是忙死了,所以更新不定期啊囧!

第一章:全球總觀

引言

回顧我們改變中的地球


請你想像一個沒有人類存在的世界。想像一個只存在著成功而多樣、並在大自然中取得平衡的動物世界,從而取代現世的文明社會。這個世界—如同伊甸園的全球性公園遍佈著欣欣向榮的植物,而生命充滿活力與激情;居住在這裡的是相對於牠們居住的時代,過去與未來也未曾出現過、巨大而無與倫比的動物。這是屬於巨大爬蟲類的時代、屬於恐龍的時代。

究竟這些巨大的爬蟲類是如何生存?牠們會是史前實驗性的進化競賽中的失敗者嗎?最終是甚麼原因導致牠們的滅亡?透過研究恐龍的化石、以及了解牠們所生存的世界,會是解答這些答案,還有解決無數關係到恐龍的謎團的最佳辦法。或者,牠們的祖先當中存在著一絲的線索,能夠協助我們去解釋牠們長久的成功和滅亡的結局。又或者,相反的去尋找應為著牠們滅亡而負責的兇器,可能比起調查出現在第一隻恐龍以前遠古代的祖先、或是其他形式的生命更加有效。

那個由恐龍所統治世界的時代位於中生代末的十四億年,由三疊紀末的二億五千萬年橫跨侏羅紀與白堊紀時期,直至距今六億五千萬年前。這樣廣大的一個時間範圍也許能難去掌握,然而它卻只是地球生命歷史上延續存在了三百五十億年、那個以最早形式的生命、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為主導的時代的一個小片斷。

這些單細胞生物和隨之而來的擁有不同形態的複細胞生命,共享著一個與牠們所生存的世界合而為一的關係。生命在地球的歷史中確實有著驚人的改變,然而並不是因為牠們與地球的密切關係,致使它自身的廣大的改變,戲劇性的影響這個星球上的生命。

為了使這些改變更形象化,你應該想像自己正從外太空看著地球,用一部有著定時拍照功能的照相機,把過去四百六十億年的歷史都紀錄下來。如此一來,你應該可以看到一個發生在地球歷史上超加速的演化活動:第一個海洋在佈滿火山的世界中透過氣態的雲層形成;在海洋之中,荒涼單調的陸地出現了。這些空洞的大陸並不是靜止不動,反之,它們在地球的表面上移動和飄浮著,並發展出帶著微紅色調的、包含著支持生命的氧氣,遍佈於星球每一個角落的環境。大陸與大陸互相分離,又互相聚合,造成巨大的山脈上升和以後的下沉。海洋淹沒了陸地,然後又隨之排走;冰川和兩極冰冠伸延擴展它們的白色領土,但不久又融化、回到氾濫的海洋裡,消失無蹤;然後,一種新的顏色:綠色,描畫出大陸的輪廓,及後更將它們掩蓋起來。接下來,你會觀察到大陸互相靠攏而形成超大陸:盤古大陸。

在超大陸上,南極冰冠過量地覆蓋著。然後,它消失並釋放出洪流到淺薄而在大部份大陸上蔓延著的海洋裡。被綠色與藍色點綴得色彩繽紛的大陸,持續著移動,互相背離、疏離,形成稍為類似現代的大陸分佈。此後極地冰冠又再次出現,但是卻漸漸收縮成大陸總面積的一半,最後呈現出我們今天的全球面貌。

從外太空的這個距離進行觀察,我們可以看到大陸是如何伴陪隨著相應的氣候和環境轉變,並直接地影響不同形式的生命在演化競爭中的成功與失敗,而改變它們的位置。透過對恐龍王朝當時、以前和以後,大陸獨特的周期變遷的調查,我們不應只去探究為甚麼恐龍會走向滅亡,更需要明白到為甚麼牠們如此成功地生存了十四億年。雖然恐龍很多時候也扮演著古生物的代表角色,但牠們與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還相差得遠。

次回預告:跨越水陸界限的拓荒者

[ 本帖最後由 whitefang 於 2009-5-28 03:06 PM 編輯 ]
作者: 寒武紀    時間: 2008-1-24 09:36 PM

這本書是什麼時候出的,雖然你「孔雀」,但翻譯了給大家分享直得一讚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8-1-24 09:41 PM



QUOTE:
原帖由 寒武紀 於 2008-1-24 09:36 PM 發表
這本書是什麼時候出的,雖然你「孔雀」,但翻譯了給大家分享直得一讚
1990 年 =▽=
話說偶翻譯的速度爆慢 orz
作者: Franco仔    時間: 2008-1-24 10:23 PM

這麽久已出了...而且你翻譯的速度真的是那麼慢,Thank's for share!
作者: oviraptor    時間: 2008-1-25 02:09 AM

繼續連載如果有圖片更好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8-1-25 04:18 PM



QUOTE:
原帖由 Franco仔 於 2008-1-24 10:23 PM 發表
這麽久已出了...而且你翻譯的速度真的是那麼慢,Thank's for share!
我想你誤會了(驚
是 1990 年出沒錯,但我是 2008 年才開始翻譯 =▽=
不是 1990 年翻譯至現在啊 囧

QUOTE:
原帖由 dinosaur 於 2008-1-25 02:09 AM 發表
繼續連載如果有圖片更好
抱歉版權問題,而且有心無力…
因為實在太大本了,家用 scanner 無能啊~

跨越水陸界限的拓荒者

在前寒武紀、三百五十億年前,藻類與其他簡單、水生的植物狀有機體開始由以前的單調、無生氣、欠缺侵略性的狀態進行演化。在晚志留紀,距今四十二億年,被限制在水中生境己久的原始植物,開始發展出結合循環系統、堅固莖部和根部的脈管組織。現在這些植物有著堅硬的優勢作為它們發展的「足」,以領著它們到達那些沒有發展過的大陸上。接下來,多足的節肢類動物與其他無脊椎類動物,跟隨著最早的陸物植物來到這個全新的陸生環境,並獲得了相較於後來高度進化的後裔:予尾魚,在牠們離開水生彊界到達繁榮的森林前,多出了五億年的發展和活動空間。

所有陸生脊椎動物(有著脊椎、居於陸上的動物)也有著一個同源祖先。這種生物有著最先發展出來的肺部,以容許牠們原來在習以為常的水棲生境以外呼吸,並有著能讓牠們身體在地表上推進的肢體。屬予尾魚類的真掌鰭魚是其中的先輩之一。另外的一個後裔,螈石魚,要遲至晚泥盆紀,三十七點四億年前才拖著牠那原始的的肢體出現。牠仍然保持著源自原始魚類祖先,相似的頭骨形狀、牙與尾鰭般的尾部。它們暗示著螈石魚正位於發展舞台上的過渡地位。種種跡象,描繪出一個在予尾魚和兩棲類之間,可信而遺失了的連結。

為何包括螈石魚等的生物竟然冒險登陸到大陸上?環境的壓力逼使牠們發展出先進的肺部,以呼吸外面的空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作為對抗季節變化的防禦本能,避免氧化水缺乏造成的生存危機和避免一旦脫離水中生境而脫水死亡的問題。但是真正促使螈石魚移居陸上,並不是因為要求生,而是生命與生俱來的機會主義。

伴隨著陸地植被的成功,一個全新的環境,產生了足以支持生命、等待著被掠食的食糧。繼予尾魚在這樣的環境中發展出呼吸的能力後,是時機,亦是必要去發展出掠食的本領。為此,予尾魚開始改良它們的肢體,它們變得強壯、形狀亦出現改變,直至它們不能夠再與魚鰭扯上關係。這些原始、用以爬行的小腿,容讓如螈石魚一類的動物在大陸上的草木間和森林中爬行,並永遠的改變了脊樵動物的生命發展路線。

去考慮周遭環境是否能夠足以支持生命,直至如螈石魚等生物可以獲得好處,是非常重要的。這時一個謎題出現了:雞先還是蛋先?若螈石魚代表著雞,環境就是蛋。在這個場合裡,謎題並不難解決:無疑,蛋先雞後。環境容許其他的生命進入它的領域,並獲取環境所帶來的益處。

沒有任何環境是完全地穩定和不變的,任何潛在的改變也會對沒有進行適應的居民造成威脅。這是決定任何生物,生存還是毀滅的關鍵。而我們可以看到予尾魚和螈石魚,正是因為環境壓力,以及為了獲取改變後的好處而進行了演化。這個進化過程的本質就是一個援助生命的工具,藉此達到其次要目標:生存。

這段時期,螈石魚等的後裔生物持續著進化,導致我們今天稱之為兩棲類王朝。億年以來,兩棲類非常的多產而多樣化,發展出奇異的形體和大小,由微小至巨大也有。半陸生、巨型的兩棲類笨拙而緩慢的爬行過大地,但經常的回歸牠們祖先所居住的水中生境。儘管部份的原始兩棲類有能力在陸地上生存,但牠們仍然堅持牠們的水中繁殖方式。產卵、孵卵和孵化仍然被限制於水中。卵的發展還是未能超越牠們像魚的祖輩。

兩棲類的卵藉由柔軟的薄膜營造出一個充滿水份的環境,並防止卵變乾。即使孵化後,一些兩棲類在幼體時仍然要在水中渡過。當到達亞成體的時期,變化出現,象徵著簡單一生中的重生。由幼時的部轉化為青春期的呼吸空氣與四肢,這樣的變化,最早期的兩棲類用了上億年才能達到。

要達到完全的陸地化,以及獨立於水對牠們的約束,另一項具紀念性、超越兩棲類的定義的適應發生了:具有羊膜的蛋。羊膜卵為了對抗陸地的威脅和危險,產生了一個堅固的外殼。因此,部份的兩棲類因為未能附合兩棲類的定義而被從其族譜刪除,但卻造就了最初的爬蟲類。當蛋的強度足夠去支持、保護胚胎,精密而多孔的蛋殼亦容讓氧氣的吸收,以及釋出二氧化碳。它造就了一個自供自給的環境予胚胎持續發展,使牠得以在孵化時得以超越牠兩棲類的祖先,從而與牠的父母更為相似。加上提供營養的蛋黃,與羊膜組成了獨特、羊膜卵。第一層是羊膜,把胚胎圍繞在具保護意義、可變的膜中。第二層是尿膜,用以接收胚胎持續以蛋黃滋養、成長所產生的廢物。

今天,仍然存活著一些能夠反映出從前兩棲類在發展羊膜卵時的轉變,獨特的兩棲類。這些特殊的兩棲類是一種會下小型卵的細小火蜥蜴,其卵不一定要在水生才能存活,但在陸上時氣候必須充夠潮濕。相異於其他兩棲類的水棲卵,陸生卵略過了幼體、蝌蚪階段,當它孵化時,從中而出的是牠父母的縮小版。當這些卵欠缺了羊膜和尿膜,它們不能算成羊膜卵。考慮到這些陸生兩棲類卵的獨特性,我們可以總結得出,爬蟲類的直系祖先最先亦是下這樣簡單原始的卵,至後來才演化出羊膜卵。

次回預告:最早的爬蟲類

[ 本帖最後由 whitefang 於 2008-1-25 04:23 PM 編輯 ]
作者: Franco仔    時間: 2008-1-25 04:30 PM

I see.........''sorry,sorry''
作者: 路人甲    時間: 2008-1-25 06:31 PM     標題: 回復 #6 whitefang 的帖子

相機拍就得啦
作者: Franco仔    時間: 2008-1-26 01:42 AM

然後再生傳上來吧''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8-1-26 05:27 PM

既然大眾要求,就貼上來了~
目前就只譯了這兩頁:

圖片附件: RIMG0027.JPG (2008-1-26 05:27 PM, 209.65 K)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499
http://www.fossilshk.com/forum/attachment.php?aid=2097



圖片附件: RIMG0028.JPG (2008-1-26 05:27 PM, 213.51 K)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515
http://www.fossilshk.com/forum/attachment.php?aid=2098


作者: nelsonkeung    時間: 2008-1-26 06:05 PM

好正wow本書,有彩圖一定5平,多謝樓主>_<
作者: 達爾文    時間: 2008-1-26 06:56 PM

利害!到時此本書出中文版要找你,給你稿費,分享下魚類進化成陸地動物之間的「中間生物」化石,這個當年此書還沒有發現

http://www.fossilshk.com/forum/v ... &extra=page%3D4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8-1-27 12:35 PM



QUOTE:
原帖由 nelsonkeung 於 2008-1-26 06:05 PM 發表
好正wow本書,有彩圖一定5平,多謝樓主>_<
不知道啦…是我老爸買給我的 XD

QUOTE:
原帖由 達爾文 於 2008-1-26 06:56 PM 發表
利害!到時此本書出中文版要找你,給你稿費,分享下魚類進化成陸地動物之間的「中間生物」化石,這個當年此書還沒有發現
一點也不厲害啦 =口。
只是努力的用字典查(飄走~
而且本書不像會出中文版?出了也沒有太多人買 XD
另,謝謝圖片…
「中間生物」叫「過渡品種」或「過渡環節」比較好?
作者: Franco仔    時間: 2008-1-27 05:02 PM

唔該請問whitefang現在還能在書店購買得到此書嗎??????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8-1-27 05:49 PM



QUOTE:
原帖由 Franco仔 於 2008-1-27 05:02 PM 發表
唔該請問whitefang現在還能在書店購買得到此書嗎??????
不曉得啊 @@
你可以在網上查查看:
DINOSUAR - A GLOBAL VEIW
BY S&S CZERKAS
作者: Dinozoo    時間: 2008-1-27 06:20 PM

支持!

看文章是一回事, 譯出來可是另一回事, 很花精力的

看bio書真的可以學英文?哈哈....  如不是興趣很難看下去的 = =

大家是同好吧^^

讀bio 的嗎??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8-1-28 06:36 PM



QUOTE:
原帖由 Dinozoo 於 2008-1-27 06:20 PM 發表
支持!

看文章是一回事, 譯出來可是另一回事, 很花精力的

看bio書真的可以學英文?哈哈....  如不是興趣很難看下去的 = =

大家是同好吧^^

讀bio 的嗎??  
猜錯了 XD
我讀文科的~
我想…至少能學學文法吧 囧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8-1-30 10:18 PM

最早的爬蟲類

相信在早石炭紀時期,大約三十三點八億年前年,第一顆羊膜卵被產在陸地上,從此打破了水與繁殖的關係。最早、最原始的爬蟲類由此自由開拓那個遠離水邊、未被開發的資源。

在遼闊的石松類森林裡,約三十米、高聳著的巨大樹木與現代細小的石松有著密切關係,這些石松類植物伸展著的樹枝與長而苗條的葉子構成一個下垂的天幕。每當風吹,Siggilaria 石松剛硬的帶狀葉子便在這個世界中發出怪誕而令人難忘的口哨聲。在石松森林下的叢林,是由種子蕨類、樹蕨類、藤類和木賊等植物組成。這些羊齒類植物有著不同的高度,由矮、覆蓋著地面的品種,以至形成綠油優美而柔軟、平滑層面的大樹級品種。例如蘆木等擁有粗壯莖部的木賊類植物的祖先,成為一個奇異的組元,並加入了這個新奇而熟悉,但也許與之格格不入的世界。

在這些沼澤森林深處裡頭,陽光的線條穿透了綠葉層面,在濃密黑暗的陰影包圍中,造成了斷斷續續的閃亮斑點。早上的強烈日射形成一個由晚上凝結水汽,蒸發而成的蒸氣薄霧。一隻細小的爬蟲類動物在薄霧中趴著不動,軀體仰臥著並攤開四肢,吸收著新一天太陽發出刺熱的熱力,牠是林蜥。隨著牠的體溫上升到一個合適的溫度,這條爬蟲類動物閃爍著的眼睛開始對周遭的環境產生戒心,並持續的掃視、尋找著叢林中任何細微的動作。偶然滴下的露珠,似是等待著沒有疑心的受害者爬來、飛來。這條爬蟲類動物以令人震驚的爆發速度,把自己從石頭、嫩枝、以及堆積在地上的斷樹枝上,向前猛投出去、跳躍至空中,並把牠的雙顎猛然的抓著一隻奮力掙扎和扭動著的昆蟲,然後小心的吞嚥下去。在滿足牠的饑餓以後,這條爬蟲又回到牠所熟悉的環境裡。

最早的爬蟲類動物,至今仍未被取名,在蘇格蘭發現,並在三十三點八億年前生存著;而林蜥則是己知的最早爬蟲類動物,生存於晚石炭紀,距今約三十億年前。作為大陸上龐大森林的細小君王,牠們的化石被人發現在由石化後、像是城牆一樣,Siggilaria 石松屬樹樁內是非常合適的。空心的樹樁提供了一個縮小的堡壘。

隨著爬蟲類的數目增加,滲透到大陸中的數目亦日漸增加。爬蟲類之間的競爭,結果就是促進了牠們的適應力和改變。改變中的環境催生了迅速的演化,使爬蟲類進化出不同的形狀、大小和特質。爬蟲類似是在牠們的王國:這個世界中觀光,並終於在中生代遍佈全世界。爬蟲類動物在這個旅程中經歷了好幾個劫難。其他形式的生物,特別是哺乳類動物,在日後能與恐龍共存,全因牠們相異的新陳代謝系統,和在恐龍滅亡後統治世界並競爭、挑戰,而存活了如此長的時間,是哺乳類動物的標誌。儘管哺乳類動物如此不同,把牠們和恐龍描述為直接的競爭對象是不正確的。

更正確的是,恐龍所面對,最大的挑戰是整個地球的物理改變所帶來的兩項進行著的過程:板塊構造和演化。板塊構造的過程導致了環境的轉變,而進化則是動物和植物適應改變的手段。這兩項過程決定了那種形式的生命能夠生存下去,其改變亦帶來了明顯易見的進化。這就是由板塊構造所造成,包圍物理世界中所有的改變,也是生命所不能缺失的。

次回預告:板塊構造.不止息的地球
作者: 寒武紀    時間: 2008-1-31 12:47 AM

好帖!但最早的爬蟲類動物應該有定名的]

再一個good
作者: 路人甲    時間: 2008-2-1 01:22 PM

多謝你~請問這篇中文有1 page 內容嗎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8-2-1 08:33 PM



QUOTE:
原帖由 寒武紀 於 2008-1-31 12:47 AM 發表
好帖!但最早的爬蟲類動物應該有定名的]

再一個good
作者的意思是我們還沒有發現的最早爬蟲類吧?

QUOTE:
原帖由 路人甲 於 2008-2-1 01:22 PM 發表
多謝你~請問這篇中文有1 page 內容嗎
有喔,一頁多一點~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8-2-19 10:23 PM

板塊構造.不止息的地球

當透過地質年表去看地球,龐大的物理改變明顯地使大陸出現了結構和地勢上的轉變。這些物理改變可以直接地歸因於涉及到大陸板塊和海洋板塊的板塊構造。

自從這些大陸組成了這個熔融星球冷卻的外殼,它們在形狀和位置也遭受著持續的改變。地殼是由數塊支離破碎、稱為板塊的組元組合形成。其中有八塊主要板塊與數塊小板塊己經被記錄識別。板塊們在熔融世界的對流以上,以推、拉、和拖曳等的方式移動著。板塊之間的衝突,造就了地形學上具紀念性的地域演變,但人們卻常常忽略了它們完整的意義。

每當板塊移動,總是伴隨著一系列的事件。例如,當板塊與板塊互相背離時,會撕裂地球分離的硬殼,釋放出新鮮的熔融岩漿,並填滿板塊間的空隙,形成新的保護硬殼也就是巨大的山脈。持續的分離動作出現在這些斷裂、背離點,大陸會離開它們的原有位置。而大陸間擴大後的空間,最終會由海水所填滿。

在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互相聚合的時候,板塊的形狀便會有所改變。因為大陸板塊比較輕,相較起來密度高而重的海洋板塊因此被推擠向地球熔融的核心,這個過程稱為俯衝。這個動作不單止摧毀海洋板塊,也扭曲了覆在上面的板塊邊沿,形成了沿著作用板塊邊緣的山脈地帶。而火山活動亦沿著發展中的山脈地帶所產生。

有些時候大陸們會有輕微的碰撞或是相擦而過。在這些情況裡,造山運動與板塊毀壞的情況也許未能發生。取而代之,地震會發生並造成大陸斷裂、或是斷層作用,以減少因板塊移動而累積的壓力。

地球內部熔爐的遁環力量可以產生特殊的熱點,穿透板塊並如火山一樣噴發出來。隨著板塊在熱點上的移動,一連串的火山會被製造出來。當這些位於海洋中的山脈變得越來越巨大的時候,一條連貫的島嶼便產生了。

所有由板塊構造的過程引致了大陸位置和形狀,以及包圍著的海洋的變化、也直接的影響了地球的氣候變化趨向。轉變的氣候規律地改變支持生命的環境。最終,生命對變更的環境起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演化反應。

次回預告:移動的大陸與它們在氣候和環境上的影響
作者: 路人甲    時間: 2008-2-20 01:53 PM

好!有無插圖!
作者: 達爾文    時間: 2008-2-21 10:21 PM

好!
作者: fossilshk    時間: 2008-2-26 04:13 AM

唔錯!英文水平好好啊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8-3-20 06:25 PM



QUOTE:
原帖由 fossilshk 於 2008-2-26 04:13 AM 發表
唔錯!英文水平好好啊
(小聲)我只是對著字典查(死

話說最近在忙其他事,沒有空翻譯…
抱歉要各位等啦 >口<
作者: ivantkc    時間: 2008-5-6 09:48 AM

三十億年前已經有爬蟲, 有點難以致信@@"
多謝分享, 支持樓主繼續!
作者: oviraptor    時間: 2008-5-6 02:05 PM



QUOTE:
原帖由 ivantkc 於 2008-5-6 09:48 AM 發表
三十億年前已經有爬蟲, 有點難以致信@@"
多謝分享, 支持樓主繼續!
三十億年前還沒有爬蟲動物,起碼到三億年前左右才有
作者: ivantkc    時間: 2008-5-6 11:19 PM



QUOTE:
原帖由 dinosaur 於 2008-5-6 02:05 PM 發表

三十億年前還沒有爬蟲動物,起碼到三億年前左右才有
哦...明白了~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8-10-12 10:01 PM

由於忙得很,這篇又很長,所以一直沒有時間完成這回的翻譯…
在此,我向各位 say sorry!(跪地謝罪
廢話少講,入正題!

移動的大陸與它們在氣候和環境上的影響

即使是今天,分佈在全球不同地方的大陸,仍然未能獨立於與對氣候影響的關係。在最高緯道的兩極冰冠,與接近赤道的和暖熱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地形學特別著意大陸對不同區域的氣候潛在的直接影響,如何構成整個大陸的氣候模式。加上海水與地球的大氣,這些因素聯合成一個複雜的綜合體,在它們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決定了那類型的氣候應該發生在全球的那一部份。

非常合理地,可以預計到大陸的移動會使其自身發生天氣條件的轉變,並產生與原來不同的氣候。這正是現實上所發生的。

現在兩極冰冠覆蓋著北極及南極的情況會持續的存在。地球的歷史中,極端高緯道的地區出現的冰凍區域:南極和北極會自動而永遠地一直存在著。這個當然是一個可能錯誤的假設推論。事實上,在地球發育的不同階段,冰冠曾經出現、消失,然後再一次出現。在中生代,地球並不存在冰冠,但是在距離恐龍時代較早而甚遠的時代,石炭紀和二疊紀,廣大而單一的極地冰冠在南半球大部份地區上形成。同時,北極冰冠卻只有一個極小的冰川區域。由此,首先能夠把冰冠的存在與否歸因於大陸在不同時代的位置。而且、同樣地,可以推論出不同形式的氣候,包括熱帶地區,亦受著大陸位置不同而產生的影響。

在石炭紀和二疊紀時代,冰河活動是多變而幾乎被限制於南半球上。冰川作用發生在太陽的熱力對於陸地和水面有著不同影響的情況。水面升溫的速度較慢,但是在保存熱力上卻遠較陸地優勝。陸地相對於水面更能快速地達至一個高溫,卻不能有效地保持溫度。這個低效率的保溫作用導致了地表快速冷卻,溫度下跌的幅度遠超水體所能做到的情況。因此位處高緯道的大陸極地帶不能夠保持足夠的熱力以防止冰冠的形成。在石炭紀和二疊紀時代,然後,一個擴大著的結冰區域變成移動著的南極大陸的巨大的一部份。

二疊紀的異常地質活動是南半球上一次廣闊冰原的擴張。是次擴張活動超出了南極圈的範圍,甚至入侵了亞熱帶地區,南緯30度的位置。以前,兩個半球上的所有板塊也互相走近、碰撞,合併為兩個超級大陸:南半球的岡那亞古陸、和北半球的勞拉西亞古陸。到了二疊紀,兩塊超級大陸更互相靠攏,組成了一個更巨型的超級大陸:盤古大陸。大部份的撞擊也是由岡那亞古陸所引致的,當岡那亞古陸往北方擠壓過去、重擊著勞拉西亞古陸的赤道附近的地區,同時亦抬升了地殼,形成了一條山脈帶。即使這條山脈帶位於溫熱的赤道區附近,但是它們提升後的高度己經讓其低溫得足以產生一個冰川的儲存所。

二疊紀末,盤古大陸繼續移動,組成了一個單獨、貫穿兩極的大陸。此時,在極南的大陸移離南極地區,使得分佈在南極、積累著的巨大冰川的範圍開始收縮。同時,大陸往著北極靠近,一個相對於南極冰川極小的冰冠開始形成。

陪隨著板塊構造上的變動所帶來的改變,這種龐大的力量也持續的影響著氣候形勢。地球繞著太陽自轉也許是一條定律,但因為地球的地軸是傾斜,一年的自轉周期,產生出一個太陽光到達地球的長度和強度有所變動而形成的季節變遷。這就造就了兩個半球的季節交替,當一個日晝長時另一個則短。

太陽輻射的強度轉變亦取決於它的目的地。極地與高緯道地區接收到低強度的日射,而赤道和低緯道地區接收到更直接、更高能量的日射。海洋、大陸,以及大氣在受熱的變化也有著相異之處。

地球的大氣在一個複雜的關係中循環,造成了地球表面上極端式的溫度變化。再者,這個星球的自轉使大氣和海流從南或北兩個移動方向,偏離至朝著東方或西方流動,一般可以歸因於科利奧里力。

在整個地球到現在的歷史裡,全球大氣的循環在不同的緯道呈帶狀或是區域的分佈。這些地區影響著較溫暖的赤道和較寒冷的極地之間地域的熱量差異的變化。這三個地區的大氣各自在兩個半球中循環,也就是貿易風、西風,和東風。

貿易風是最暖的大氣氣流,它們由南北緯30度朝向赤道流動。貿易風帶著大陸表面的濕氣,離開約南北緯30度的廣闊沙漠地區。當貿易風繼續吹向赤道,溫熱的赤道水源亦被蒸發為濕氣,再轉化為降水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降下。

西風大部份由位於貿易風更高緯度,由大慨30度至60度,較冷的風所構成。它們吹向東方,正好是貿易風相反的方向。西風流過更溫暖氣候的地區。

在西風之上,更高的緯度,是第三也是最後的大氣氣流帶,極地東風帶。極地東風帶是最冷的大氣循環流,朝著西面方向前進。極地東風帶覆蓋了地球上最冷的地區,包括極地。

這三個大氣帶的範圍和形狀是多變的,並隨著大陸的排列而增加或減少它們的分佈區。若果失去了大陸在地質學上多變的特徵以及大陸對大氣氣流的影響和妨礙,這些帶會保持一個常規的移動路線,在全球上進行更直接的循環。但是,山脈與大陸上的廣闊地區可以使大氣氣流轉向,擴大或是減少氣流的分佈區。在不同的大氣和環境中,這個具意義性的影響會發生在不同的大氣帶。每一個大氣帶會產生不同的、典型的大氣環境。貿易風產生的典型氣候和環境是炎熱潮濕。在更高緯度,西風創造了亞熱帶和更高溫的氣候和環境。持續往極地前進且降溫的極地東風帶,造就最冷的環境。

借著測試在大陸上沉積的岩層,我們有可能看到過去存在不同的氣候和環境狀況。只要動植物的化石可以被了解、與今天的相似者比較,它們亦可以是優良的指導者。其他的氣候上指導者儘管不是有機物,但它們仍然是可靠而精確的。冰蹟岩、蒸發岩和風積岩可以展示出過去發生的轉變,特別是氣候條件的改變。

冰蹟岩是因著冰河活動而移動、沉積,冰河時期的岩石。在組成冰蹟岩層的石塊或是巨礫上,總是存在不可數的刮痕和隙溝,它們是在冰蹟岩移動時的摩擦作用所造成。無論如何,冰蹟岩仍然保留了一個真確的證據,以指出過去的何時、何地,曾經有著足以產生冰河的氣候。

溫暖和乾旱的氣候亦有留下它們的足跡。溫熱的沿海環礁湖和整個陸緣海可以因為蒸發收縮、或是周期性的變乾,並留下由熱水持續收縮、蒸發剩下的水溶性礦物組成蒸發鹽的沉積層。低水溶性的礦物會首先沉積,後來被原來含水,其後被蒸發而產生的礦物層所覆蓋。鹽和碳酸鉀則成為最頂上的一層。因著水溶性礦物是有清楚的沉積模式,所以有可能藉水體沉積的時間追尋它們的大小、範圍變化、透過蒸發作用而收縮,或有其他水源補充。產生蒸發鹽的乾旱條件主要因為風,而風向很多時候也為風蹟岩—曾經在蒸發鹽海岸邊自由流動的沙丘—所記錄。

若果想更完整地明瞭板塊、氣候、和環境對恐龍的影響,必須擴大研究範圍到恐龍化石標本以外,而研究牠們所居住世界的環境條件。超過一萬四千萬年,在中生代時期,恐龍不單止生存著,更持續著進化和轉變出新的品種。帶來這些新、不同的品種,是環境發生轉變,而導致相應作用的自然進化過程。

在中生代以前,早期兩棲類和爬蟲類住在熱帶和赤道附近緯道。高緯道的寒冷氣候阻止了這些動物冒險跨越牠們的溫暖環境。就像是今天的兩棲類和爬蟲類是冷血動物,這些冷血的兩棲類和爬蟲類被約束在牠們可以溫暖和調節牠們體溫到適當水平的地方。恐龍與這些爬蟲類和所有生命一樣,有牠們特定的環境需求,而有其必須與限制。所以,中生代的氣候條件必然造就了能夠與恐龍體溫調節協調的溫度。同時,充份數量的可食用植物亦必須存在著以支持食物鏈的基礎。

次回預告:中生代的生命
作者: 達爾文    時間: 2008-10-12 10:15 PM     標題: 回復 #30 whitefang 的帖子

好久不見了
頂頂!!!
作者: Franco仔    時間: 2008-10-12 11:02 PM

THX A LOT~~~好久不見你來了,whitefang!
作者: oviraptor    時間: 2008-10-15 08:15 PM

頂一下
作者: hunter-hunted    時間: 2008-10-18 04:50 PM

THANKS
作者: whitefang    時間: 2009-5-28 03:04 PM

AL 終於完結,卻有一堆工作找上門…
但至少我在距離最後一科一個月內完成了這篇 orz
現在每天也有很多事在忙,例如…
家務 orz

中生代的生命

中生代的三個時期分別為三壘紀、侏羅紀、白堊紀。在這個時期的植物,就像動物一樣,持續著進化和改變。成功渡過三壘紀和侏羅紀的植物,在白堊紀的中期,受到採用新繁殖模式的開花植物的挑戰。

緊接在三壘紀以前的時期,在南半球的岡瓦那古陸上的冰川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逐漸暖化的世界最終使冰川因收縮和融化而不再存在。隨著冰川活動的消失,在岡瓦那古陸上的植物群落正受到具挑戰性的氣候轉變影響。由於南極冰冠的存在而造就的溫和氣候與季節性的寒冷,使植物發展出更好的設計以應付季節性的嚴寒。落葉植物例如舌羊齒,因著脫落葉片和減少活動的冬眠,得以挨過嚴冬。可是當冬季不再帶來極端的寒冷,緊接而來的卻是年度性溫暖而乾燥的氣候,引致植物群的環境出現了戲劇性的適應演化。

三壘紀在開始的時候,北部的大陸勞亞古陸,與南面的大陸岡瓦那古陸,己經在近赤道的位置發生了碰撞,創造了一個超級大陸,盤古大陸(Pangaea)。由於不再受到海水的分隔,勞亞古陸與岡那亞古陸的植物群落因而得到交換的機會,超越以往只能局限於各自的半球之外,而傳播到全球。植物群落的交換促成有利於植被適應長年的溫暖與乾旱氣候的分佈。在三壘紀以前,整個舌羊齒(Glossopteris)群落在岡瓦那古陸上相當普遍地存活著,卻為一些更穩定的植物,例如種子蕨的叉蕨(Dicroidium),所取代而煙滅,皆因它們更適應於熱帶及亞熱帶的氣候。蘇鐵類(Cycads)、銀杏樹(Ginkgoes)、松類(Conifers)及其他裸子植物(Gymnosperms)成為了三壘紀、侏羅紀及前白堊紀的優勢群落。

高聳著的原始松類如南洋杉型木(Araucarioxylon)的遼闊森林,它們的傘狀樹枝形成了一個濃密的天蓬,包括了森林上部的邊緣部份,可高達45至60米(146至195英尺)。在有如高塔一般的樹群之下的是蕨類植物所統佔的林下層。由於溫暖和乾旱氣候的盛行,只要水源供應充足,這些森林可以散佈於低地、氾濫平原,甚至高地。另一方面,支持生命必要的水源可以造成相當的破壞力,因為森林中的河流常以曲流形態出沒,它們會底切侵蝕和傾倒大樹。倒下的樹木,會被沉積物覆蓋,埋藏,發生化石作用並等待著將來的勘探。在今日美國的桑利那亞洲(Arizona)中的沙漠,風化作用使這些樹木在210百萬年後得以重見天日。它們原來的木質己不復存在,而它們精確的外型及微小的細節因礦物化而被取代,顏色亦然。

就像希臘或羅馬建築所倒下的柱子能夠說明曾經有生物居住在遠古城市,倒下的樹林遺下了一個石化的森林,反映出這裡曾是一個史前居民的住宅群。

幾乎整個世界上的三疊紀森林的居住者大都是小型、以昆蟲為食的爬蟲動物,包括了近似現代角蟾(Horn-toads)的前棱蜥亞目(Procolophonids);跟鬣蜥(Iguana)很像樣的三棱龍(Trilophosaurus),非常的精於攀爬;尚有真正的蜥蜴,以及非常獨特的滑翔蜥蜴,例如依卡洛蜥(Icarosaurus)和孔耐蜥(Kuehneosaurus)以原始及有限的努力嘗試征服大空。

在森林的下限邊界,是潤濕的沼澤地。新蘆木(Neocalamites)這種巨型的樹狀馬尾濃密地繞著水岸生長。本內蘇鐵木(Bennettitales),是蘇鐵類的遠親,比較適應潮濕的環境,而蕨類植物則為剩下的土地,於水體及高層森林之間提供覆蓋物。在水體之中和其周遭的堤岸有著巨型的兩棲類,它們有著近似鱷魚的生活方式,像是寬額蜥(Metoposaurs)及龐大的植龍類(Phytosaurs)。

南洋杉形木森林置於潮濕的低地,在它之上的乾旱高地,蘇鐵類、銀杏酚和松類及其他裸子植物取得了生存優勢。在這些高地之中,是最早的恐龍,以及稀少而數量持續減少,近似哺乳類的爬蟲動物末裔。

在三壘紀的盤古大陸上的動物群之中,及較低程度於植物群中間有品種具有廣闊、世界性的相似,但在這個時期的晚期,動物群被小型的哺乳類動物所取替,猶如曾經繁盛像哺乳類的爬蟲動物的延伸遺產。此時,恐龍事實上取替了牠們的祖先,槽齒類(Thecodonts),成為了中生代脊椎動物的支配者。

在侏羅紀中恐龍種群以相似一致的模樣持續擴充、分散到全球。植物群則依然為裸子植物佔優,如三壘紀的情況,但更均衡地分佈在南北半球上。盤古大陸仍然是一塊超級大陸,但因為持續的移動,在侏羅紀末,它開始沿著赤道地區分離。

及至白堊紀,大陸持續互相背離。擴大中的海洋分隔了大陸,成為限制、阻擋物種開放分佈流向的屏障,但先前的分佈過程,己經把恐龍輸出到大陸上的不同角落。

蘇鐵類和銀杏酚曾經在侏羅紀期間相當普遍,但自從早白堊紀就開始走下坡,與此同時,松類在裸子植物之中擴展它們的分佈。在開花植物,又稱被子植物(Angiosperms)的神秘出現後,在白堊紀間充份地發展起來,結果,裸子植物在被子植物奪過了新的世界支配權的同時間逐漸地減少。

在65百萬年前白堊紀的末端,恐龍們進行了最後一次呼吸,由那一刻開始我們星球的歷史改變了。一直以來恐龍也被認為抑止了哺乳類動物的的進化歷程。若果恐龍沒有滅亡,哺乳類動物的進化歷程會否改變或無限期的延遲?人類會否如現有歷史一樣進化成功?這些疑問促成了恐龍的滅亡被聯想成有相當的關鍵於人類的存在與否。因此,人們亦不會驚訝為甚麼每年也有相當多的理論試圖解開是甚麼引致恐龍滅亡的謎團。

丟開細節不管,所有滅絕理論可以分類成兩個類別:一為逐步性,也許持續上百萬年的滅亡過程,其二為突發性的災難事件,在一個相對於恐龍統治短的時間,暴力地終結了其王朝。在尋求是甚麼導致恐龍滅亡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忽視一些重點,更為重要的問題:恐龍是甚麼?是甚麼原因使牠們存在、興旺至成為成功的動物?《恐龍.全球總觀》目標在於調查這些問題並考慮恐龍是如何及為何能夠存活、適應於一個不斷地改變的世界超過 120 百萬年。

第一章完結

次回預告:第二章.二壘紀.生命之傳承


題外話…最近可能會先修正以前的翻譯,稍候才處理第二章…(逃
作者: RaYMonD!!    時間: 2009-5-28 04:00 PM

樓主花咁多時間將中釋英  真係好有耐性..

好想快d睇第2章0.0

[ 本帖最後由 RaYMonD!! 於 2009-5-28 07:46 PM 編輯 ]




歡迎光臨 化石講場-Fossils Board (http://www.fossilshk.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