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講場-Fossils Board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RSS 訂閱當前論壇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標題: 6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來自外太陽系  
 
fossilshk (Lung)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研究員勳章   版主勳章   貢獻勳章   創意勳章   演講勳章   管理員勳章   榮譽勳章   出席勳章  
UID 1
精華 23
積分 4616
帖子 2748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7-14
來自 中國/香港
狀態 離線
[廣告]:
6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來自外太陽系


於丹麥的白堊紀-古近紀地層界線,研究人員分析其化學成分。


在1970年代末,地質學家華特·阿瓦雷斯(Walter Alvarez)和他的父親諾貝爾獎得主路易斯·W·阿瓦雷斯(Luis Walter Alvarez)提出「天體撞擊假說」時,科學界普遍沒有接受。然而他們的理論卻在日後顯出價值,特別是海洋地質學專家確定墨西哥外海海底的「希克蘇魯伯撞擊坑」(Chicxulub Pueblo),相當符合阿瓦雷斯父子的假說,並且地質調查也確定,該隕石坑發生於恐龍滅絕起始,這才使該學說被確立下來。

在白堊紀-古近紀(K-Pg邊界)地層中,可以發現較大比例的銥、釕、鋨、銠、鉑和鈀等礦物。這些鉑族元素在地球上非常罕見,尤其是在地表,但它們在隕石中卻很常見。

最近由德國科隆大學地球化學家高迪( Mario Fischer-Gödde )領導的研究團隊,想找出這些礦物是否確實起源於外星,他們的研究重點是一種叫做「釕」(化學符號Ru)的礦物,這種礦物的幾種同位素可以在邊界層中找到。同位素是具有不同中子數量的相同元素形式,它們在給定樣品中彼此的比率充當指紋。在陸地釕中,其同位素的比例與隕石中的同位素比例不同。

他們分析了五個不同地點邊界層中的釕:一個在西班牙,一個在義大利,三個來自丹麥。他們還分析了過去 5.41 億年中,其他5次撞擊事件產生的釕。此外,研究人員還分析了實體隕石中的釕,並將這些結果,與地球上形成的釕參考樣本進行了檢查。比較表明,白堊紀-古近紀邊界層中的釕是來自外太空。另一個重要發現是,它與一種名為碳質球粒隕石(Carbonaceous chondrite)的稀有小行星最為一致,這種小行星富含碳,來自太陽系外層,在地球發現的隕石中相當稀少,低於5%。

研究團隊認為,在6600萬年前,一顆來自外太陽系的小行星,途經木星軌道時,很意外地沒有掉進木星的引力場,反而溜過捕獲而向地球衝來,最終掉到了尤卡坦半島外海,間接導致恐龍滅絕。

Research Article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k4868




2024-8-19 06:13 AM#1
查看資料  訪問主頁  發短消息  頂部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支持化石講場客戶廣告, 謝謝!}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128 second(s), 6 queries

所有時間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0-9 06:02 PM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恐龍@化石工作室 - Archiver - WAP